2019-03-22 14:35:59 责任编辑:中国环保在线0
2018年12月31日,韩国环境部确认,韩国大型超市自2019年起将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
欧盟议会也已经通过了一项被称为“史上严禁塑令”提案,从2021年开始,欧盟范围内将彻底禁止一切可选用纸板等其他替代材料生产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塑料餐具、吸管、气球杆、棉花棒,甚至包括用可分解塑料制成的袋子和外包装等等塑料视频,在全球范围内正在遭遇越来越严格的禁令。
我国的“限塑令”如何呢?
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限塑令”,明文规定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令人遗憾的是,“限塑令”走过10年历程,用塑料袋付钱的观念倒是在各大商场认真贯彻落实,但白色污染并没有因此减少多少。久而久之,购买塑料袋反倒成为大型超市一项稳定的收益。
在肉菜市场、中小型超市、临街小商铺、街边小摊点等“死角”地带,超薄塑料袋仍是“零成本”使用,成为了销售商品的标配。
问题出在了哪里?环保公益律师王晓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限塑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大众环保意识,而10年来,物价增长数倍,塑料袋仍很便宜,这种价格并没有发挥到杠杆的作用。
更何况大部分塑料袋批发价便宜,远远低于各大商场和超市收取的费用,所以许多商家并没有动力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甚至可能为了宣传,提供质量更好的塑料袋。
当然了,“限塑令”虽然面临尴尬,但并非没有成效。发改委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自“限塑令”落地以来,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累计减少超过160万吨,节约塑料袋700亿个。
不过10年过去,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卖、快递成了塑料袋的“消耗大户”。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报告,2008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从82.68亿个增至约147亿个。公开的数据还显示,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左右,而1单至少使用一个塑料袋。
“存量难减,增量难消”,我国“限塑令”要何去何从?有人提议,直接将“限塑令”改为“禁塑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陈忠云则认为,应该在政策制度和执行层面,建立起一个从塑料袋生产、销售到回收的完整生态链,用更多元的市场手段,在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控制白色污染。
“一味地限制、禁止使用是不现实的,这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会很明显。”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车振明表示,发展可降解塑料才是根本的解决方式。